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生命绿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92|回复: 4

GEN+20 欧洲行分享四/同心草

  [复制链接]
娇娥 发表于 2017-7-18 09: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EN+20 欧洲行分享四(2015-8-5)

生态社区的现状和挑战


      此次与会人员主要分为几类:

1,大型生态村的创始人及常驻代表: 如英国Findhorn, 葡萄牙Tamera, 德国Zegg, Sieben Linden 生态村,印度Auroville 黎明之城等。
2,在不同生态村生活过的人士
3,1-3年的年轻生态村创建者及成员
4,生活在生态村但同时开展自己的项目,在世界各地工作奔波的人士
5,没有生活在生态村,主要在进行生态类项目策划和执行、如教育培训、跨界合作、影响社会各层力量的人士。
6,对生态村新生活模式感兴趣的人员: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背景的人,包括年轻人。

举办会议或大型活动时常汇聚世界各地的人们
ff_presentation.009.jpg (506.6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4 上传




生态村的现状:(以下属于个人与会期间的观察和感受,不保证全面符合事实哈!)

1,灵性渴求强烈,同时发现不少人无法在现有的社区理念中找到全面系统的完美答案,因而个人不断地在进行多层面多向性的探索。

       集体见证时间中,有一个板块是Kosha邀请了她的一位心灵导师Thomas跟大家视频对话,讲述了他的灵性主张,以及遇到一些事件和困境该如何从更高的层次看待和应对。整个时长约1小时,包括现场提问回答,听下来Thomas还是一个水平挺高的老师,剖析问题的角度及深度都不一般。他表达准确,思路清晰,引导正面,看问题比较深刻透彻,因此在场大家对他反馈挺好的,也有不少人向他提问讨教。但是现在我却记不得他说了什么了,只记得他谈到能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让我还挺讶异的,觉得这个人水平蛮高的,呵呵。 回来搜到了他的网站,有兴趣的可点击查看:http://www.thomashuebl.com/en/approach-methods/transparent-communication.html

       以前我一直以为相对于东方的社区,西方社区是更偏重生态建设的,如新能源技术、朴门农法的运用,专注于无农药化肥的天然有机产品,成熟的多样化的生态房屋建造技术等,所有他们在这方面的出色努力,使我印象中他们的社区自有一股自然、优美、蓬勃、野性、与大自然非常和谐的气质。在环境打造方面,他们往往尽可能使用自然材料和新式能源,他们热爱亲自动手实践,热爱尝试和创造,因而他们的实践绝不会是一味重复性模式化的劳动,而是不断地改进、创新、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作品-整个社区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优美。在使用材料部分,他们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森林草原牧场随处可见,不象国内的大自然已经快被压缩到只留存在名胜景区里。国外的地广人稀和国内的人稠地狭对比是显而易见的,在Findhorn除去会议期间的热闹,其他时候走在社区路上几乎碰不见几个人,社区外的小镇上也是人烟稀少树比人多,有一种荒凉之感,我还在心里想跟千年界的人口密度有一拼,呵呵!坐火车从Forres 到Edinburgh 爱丁堡也看到沿途无数的牧场草原美景,每家牧场占地极广且就几幢小屋坐落其间,景色优美,和邻居之间也离得很远,看美景的同时也感叹这自然资源和人口密度和国内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事实上除了注重生态且做得成熟之外,他们对精神心灵或者说灵性方面是有非常强烈的渴求的。这不仅体现在大部分社区都有被成员广泛认可的核心理念(有的具体系统,有的概要宽泛),也体现在几乎每个成员都会直接间接地表现出对这方面的追求。比如会议期间不少人都会在早晨7:00-9:00去冥想室做清晨的静心或冥想,会在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审视自己的内心状态,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自身对现状、环境、和宇宙之内在关系的思考。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有一个从全局思考的思维方式,即个人和地球、宇宙是息息相关的,聆听内在的声音,反观自己的内在症结或节点,迷惑时找到自己的目标或方向,审视自己的情绪及其深层原因,或是在静心状态下连接宇宙本源,倾听它给自己的指点也是他们常用的方式。

       这是我的一种感受,即很多人都对灵性有着强烈的渴求,且在自己的道路上摸索着探索着,然而找到了自己非常认同的一套理念,且用它来有效地解答了自身疑惑和解决了问题的却不多。同时我也有一种担心,当有人运用一些静心冥想方法,尝试与“源头”连接时,他们是否连接到了安全的地方,会不会不小心接通了危险之处,因此带来一些更深的困扰和困惑,每当想到这一点我总感到一丝揪心和不安,衷心地希望所有善良真挚的人们都可以被护佑。

Findhorn的universal hall: 地面及木门的图案寓示着宇宙能量的流动、聚合和绽放
ff_presentation.071.jpg (537.8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36 上传




Findhorn的理念:倾听内在、激发灵感并行动、和自然一起创造
ff_presentation.037.jpg (297.4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8 上传




创建社区时的构想:
团体冥想:倾听内在的声音
活跃的社区生活:一起吃饭、一起玩耍、共同解决问题
协调性
乐于服务,具备服务精神
减少带给大自然的负担
共同成长
ff_presentation.050.jpg (215.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33 上传



学习中心:
开办工作坊传播理念、举办会议、活动和邀请先锋人士演讲等
ff_presentation.051.jpg (289.1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33 上传





2,初期遇到社会质疑、政府压迫的生态村也很多,无论国内外,生态村这种新生活模式都需要时间来被社会大众认识、理解、认可和接受。

       包括此次的会议举办地Findhorn社区, 初期的三位创始人也非常不容易,经历了许多波折才开始了社区的创建,从一个荒滩和一辆房车开始,慢慢地种植蔬果,建设花园,逐步地将社区建设起来。欧洲的其他社区也有不少类似经历。他们在经历了很多考验和挫折后凭着耐力和韧性继续生存下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邻里和周边居民、地方政府的信任,缓和了与周遭环境的关系,获得今日相对平稳发展的环境。如今的Findhorn在多年的努力之后,已经和所在的Forres小镇相处和谐,社区外围的Findhorn village就是对外开放的区域,向往在社区周边生活的人们可以在那边买下一块地自己盖房子,同时有机会参与许多社区的日常活动和课程。因为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听说现在的地价已经非常贵。我发现居住在Findhorn  village的居民以中老年为主,他们见到访客也很热情,会很主动地和世界各地来的人们交流,他们对社区生活也非常感兴趣。与周边稍远处一幢幢美观而又有些落寞的独栋房屋比起来,社区生活的确是带来了难以计数的新鲜体验和快乐。

Findhorn 位于苏格兰最北部 (以下资料来自Findhorn的介绍PPT)
ff_presentation.002.jpg (161.7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3 上传



社区俯瞰图(不包括Findhorn village)
ff_presentation.005.jpg (482.7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4 上传




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Findhorn湾
ff_presentation.007.jpg (284.9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4 上传




三位创始人 Peter, Elieen 和 Dorothy: 1957年来到苏格兰,经营Forres小镇上的Cluny酒店。
ff_presentation.033.jpg (199.6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7 上传




1962年11月17日 因酒店工作结束,他们没有了工作,来到了Findhorn的Caravan park (大篷车/房车公园),
住在房车里,也没有收入,开始自己种植蔬果,建立起Findhorn。
ff_presentation.034.jpg (195.0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7 上传




60年代:在荒瘠的沙地上种出了超乎寻常的绿色健康蔬菜
ff_presentation.035.jpg (233.6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5 10:14 上传



60年代:建起社区中心和游客住屋
ff_presentation.036.jpg (244.9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8 上传




他们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连接在一起的
ff_presentation.022.jpg (333.6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6 上传




当年的花园和房屋
ff_presentation.045.jpg (498.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30 上传




现在
ff_presentation.044.jpg (655.2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30 上传




当年在一片荒地上建屋
ff_presentation.047.jpg (490.5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31 上传




现在
ff_presentation.048.jpg (498.0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33 上传




50年的巨变
ff_presentation.042.jpg (245.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8 上传




这个好像就是保留至今的当年的房车
ff_presentation.063.jpg (669.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35 上传




Findhorn的社区成员
ff_presentation.015.jpg (523.7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5 上传




一起玩耍游戏
ff_presentation.016.jpg (538.3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5 上传




劳动建造
ff_presentation.028.jpg (488.8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7 上传




做美食,办户外活动
ff_presentation.018.jpg (508.6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6 上传




ff_presentation.023.jpg (385.3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26 上传




同时也是个学习中心


ff_presentation.055.jpg (287.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35 上传




这个好像就是当年三位创始人的大篷车



你想为今天的世界做点什么吗?那么请向内看。当你将自己的意识转向爱,平和,和谐、一体时,整个世界的意识也将转变。--Eileen
ff_presentation.082.jpg (344.7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4 22:36 上传




3,运行模式、管理结构和决策问题: Auroville

        Auroville 黎明之城我曾在总院分享过他们的一篇报道。这次很意外遇到了四位来自Auroville的代表,一位意大利女士,二位法国人,一位印度美女,他们都是Auroville的老居民了,其中Marti还参与着管理的工作。二位法国人看上去六十多岁了,稍有点严肃沉闷。年轻的印度混血美女说自己是Auroville的第三代成员,长得高挑苗条,非常漂亮,一双大眼睛清澈透亮,灵动深邃,好迷人!可惜我没有拍下她的照片。然而有一点让我意外的是,他们都是带着Auroville的问题而来,从他们的表述来看,这个社区内部现在面临着很多问题。Auroville有着四十多个国家的居民,2500多人,其中又有100多个小社区,现在的问题是接近一盘散沙,正面临发展停滞甚至后退的困境。这位美女告诉我她生活的那个社区居民们各过各的,互相缺乏交流,也不从事什么共同的社区劳动或活动(比如一起种地照顾果园),每个人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其余时间和人们的交流和互动非常有限,可以说有其形无其质。Auroville的第一代成员都是开拓者,在荒原上建起了美丽的社区,吃过很多苦,现在他们把前期工作都做好了,到今天后辈的人享受着他们的成果,但却没有让社区更好地发展起来。可以看出他们也是很想改变这种情形的,但是苦于找不到方法。总体看来是Auroville正陷于一个管理困局。美女说Auroville每年接待的访客非常多,有时接待访客就占去了很多的时间精力,所以内部的事情来不及好好整理及找到对策,还花很多功夫在接待志愿者和外部访客上,而且这些志愿者往往比社区自己的居民还积极和热情,但是他们不可能长期逗留,这让社区的核心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从他们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精力和希望被反复耗损后的一种身心具疲状态,好像心中的热情之火都快要被磨灭了,但来到这里说明他们依然抱着希望的,所以我也非常希望接下来他们的局面能得到改善。

4,如何保持新鲜活力的问题

       不仅是Auroville, Findhorn也存在一点这样的问题。会议结束后,因为平时日程太满无暇到社区里边转悠,于是我在Findhorn又呆了两天,四处转悠感受下社区的日常生活。在边转悠边拍照的同时,发现社区里的居民很少,而且大多都是中老年人,除去GEN和Findhorn Foundation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孩子和年轻人不多。

        虽然社区的每个人都非常友好亲切,但很奇怪走在社区的路上却感受不到其乐融融的生活氛围。所有的硬件设施包括有机花园、菜棚、生态房屋、小型超市、店铺、接待中心、幼儿园、青少年活动点等都很齐备了,但走在路上却遇不到几个人,大多数是留下来参加一些工作坊或课程的短期访客,感觉实际生活在社区中的人员很少。与我想象中的社区大家庭相比,它更像是一个服务性的社区体验及课程培训中心。就我观察的情形是,社区成员没有集体活动,集体劳动,大家也不在一起种菜养花,吃饭时间倒是都会汇聚在餐厅,那可能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其余时间成员所做的事情非常分散,可能是自己主持或参加工作坊,可能是忙于某个项目,可能外出旅行,可能在家修养。Findhorn每年年初就会做出课程或工作坊的计划,并接待全世界各地的访客前来学习和参观。但是Findhorn自己需要的蔬菜等也是从当地市场购买的,由此可见它现在的定位更是一个输出社区理念和培训课程,及提供短期社区体验的基地。从社区中一栋栋的小屋也可看出居民主要都是各自独立生活的,他们共享的主要是社区的教育、自然环境、和谐人文、国外访客等这些资源。灵桥和我说她感觉现在的Findhorn更像一个教育中心,而不是社区,但以前Findhorn是更像一个社区来的,这从我上面分享的图片中可以看到。

        Findhorn所在的Forres小镇位于苏格兰最北边城市Inverness附近,听说那里气候在苏格兰算比较舒适的(虽然夏季也似秋季,下雨时也比较湿冷),又靠近海湾,因此很多人退休后来到这里休闲养老。这可能也是为何在这里年轻人中年人较少的原因吧!

海水虽不湛蓝,一眼望去海天一色


IMG_20150709_184907.jpg (251.1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5 23:26 上传





社区内一景


findhorn街道.jpg (113.5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5 23:28 上传






Findhorn街道1.jpg (114.5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5 23:26 上传






Community center 社区活动中心


IMG_20150713_104835.jpg (197.7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5 23:26 上传






社区里有几十幢这样的生态小屋,造型款式色彩各异,周边都是鲜花围绕



IMG_20150713_110936.jpg (340.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5 23:27 上传






社区内的幼儿园


IMG_20150713_114944.jpg (325.9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5 23:27 上传






孩子们在打沙滩排球


IMG_20150713_120446.jpg (217.0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5-8-5 23:27 上传






5,小型生态村的稳定、有效、和谐构建问题,居民个性和社区共性的共融问题
      
       参加Deep sharing Ecovillage 单元时,发现一些小型生态社区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个人个性和需求不知道怎么和集体协调啊,比如成员相处中的一些小摩擦小隔阂啊,比如讨论社区大事件、大方向决策时的意见思路不统一啦等等,毋庸置疑选择生态村的人们都是相对乐意分享、服务及奉献的,但初期的热情过了后,到了实际的日常运作阶段,有点类似过了热恋期后的磨合阶段,成员之间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意见矛盾和冲突。所以很多小型生态村会有成员流动频繁、发展缓慢甚至几年后夭折的情况发生。问题是当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作为资格老的生态村元老们,似乎也没给出什么有效的建议,当然我所参加的主题单元很有限,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就我看到的情况,他们回答说这也是“ecovillage”的一部分,里面有苦恼、冲突、不解、忧虑,大家都经历过这个过程,然后不断寻找方法去努力和克服它。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在心中把曾经的第二家园和这些生态村做对比,总觉得我们在好多方面的确做的挺好,避免了许多能量精力及时间的损耗。然而这个前提是我们的所有成员都是非常同频的,而且非常信任和愿意跟从导游的引导,听从导游的安排的。而对于这些社区来说,要他们先满足这个前提却不是件容易的事,由此才会有分享三中我的一些观察分析及思考。我想最好的方法还是将来通过展示我们取得的成绩,并邀请其他社区的成员来亲身体验感受,才能促进这个理解融合的过程。一方面慢慢地让我们家园的社区内涵越来越全球化,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更强,一方面让东西方的价值观、思想和习惯互相渗透,取其精粹而形成更好的新文明。虽然目前我们不具备这个条件,但长远来看是完全可以去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神功 发表于 2017-7-18 18: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人追求民主,对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有恐惧。只有生命禅院生命绿洲这个实体,让西方人士亲自看,亲自感受才有说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阡陌 发表于 2017-7-18 20: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人好像很喜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始终保持着乐此不疲的精力致力于将人与自然打造的和谐美好,看看他们建设的花园,房前屋后就知道他们是懂生活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人祖 发表于 2017-7-19 00: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人士亲自看到生命禅院生命绿洲这个实体,体验了他们的社区苦恼、冲突、不解、忧虑,矛盾,而在生命绿洲导游把这些苦恼、冲突、不解、忧虑,矛盾,一 一用理念解决了,他们就佩服导游,256所分院遍地开花就不是问题了。祈愿上帝加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可乐猫 发表于 2017-7-19 10: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耳闻不如目睹,宣传不如体验,说教不如实证,事实最能服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生命绿洲论坛

GMT+8, 2024-4-18 15:11 , Processed in 0.0449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